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

《教出最聰明的孩子》讀書心得


這本書的作者是名美國記者,想要透過幾百個交換學生,以及三個美國學生分別去南韓、波蘭、芬蘭當交換學生,來深入了解這三個國家的教育和美國有何不同。因為有很深入的個人觀察,所以和一般談教育的書籍主要談數據和研究有些不一樣的切入角度。

本書先從PISA談起,因為這是一個各國教育界都很重視的一個國際學生能力評量的測驗,從2000年開始,每三年就測驗一次。對PISA想更進一步了解,或看看他們的考題,可以上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

為什麼作者會選擇南韓、芬蘭和波蘭這三個國家呢?就是因為從PISA的成績來看,南韓和芬蘭都是名列前矛,但這兩個國家的教育環境很不一樣。至於波蘭會入選,是因為它的經濟實力明顯較弱(2015年的人均GDP只有12494元,遠不及南韓、芬蘭和美國),1989年才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但是它在PISA的排名卻後來居上,超過了美國。所以作者想了解,為何一個比美國貧窮許多的國家,卻能有這樣的表現。

不過呢,波蘭的PISA表現不如台灣,因為以2015年的成績來說,台灣在多數項目上都有排名前十名,表現其實算不錯,所以波蘭對我們的參考價值不高。

而南韓的教育環境,因為跟台灣比較接近,就是孩子都要拼命的補習,靠高學習時數來撐起PISA排名。甚至他們的情況比台灣還更誇張。舉例來說,一個補教超級名師的收入就有400萬美金,而且背後有30個員工,很多孩子都要補習到晚上十一點或甚至更晚。而且對他們的學生來說,能不能進入前三大學,會顯著的影響他們未來能否進入大企業,領取比一般人明顯高很多的薪資。學生在這個教育環境裡,就像是在滾輪裡的倉鼠,只能拼命的往前跑,台灣的教育環境看起來也像這樣,但南韓更甚於我們。所以,實在也沒什麼好參考的,因為誰都不會想換個更殘酷的滾輪。

相較之下,同樣排名在很前面,但教育方針截然不同的芬蘭,似乎就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典範了(連南韓教育部長和補教名師都如此認為)。但芬蘭的教育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以下是簡單的摘錄:

1、PISA成績好的國家,基本上在高中畢業後都有很重要的畢業考,就如同台灣的大學考試一樣。而這些學校的課業也比較繁重,包括芬蘭。

2、芬蘭的大學入學考試長達三個星期,耗時約五十小時,光芬蘭文一科就要考兩天。除了大學入學考試,芬蘭學生還有定期的隨堂測驗,每六個星期在短短的迷你學期結束後,也要考期末考。調查指出,芬蘭的孩子們表示考試太多,是他們不喜歡上學的原因之一。芬蘭的考試,隨著年紀越高,考題也就從選擇題開始變成簡答或甚至是長篇文章,選擇題通常主要只出現在他們的小學考試。在芬蘭,上課、讀書很辛苦,而且考試結果會影響學生的未來。這也許可說明,為什麼芬蘭只有20%的青少年表示期待上數學課,而美國青少年期待上課的比例為40%。

3、雖然芬蘭學生的課業壓力不輕,但他們比較早放學,以本書作者配合的交換學生為例,她在芬蘭是下午三點四十五分放學。芬蘭和美國很不同的其中一點:給予學生的奢侈自由時光多到令人費解的地步。甚至可以在白天走出學校,在鎮上的咖啡店待到下堂課上課前再回來。

4、芬蘭的教師資格門檻很高,成績要是在前段的學生才能去讀師資培訓學院。而且進去後受到的訓練水準很高,本科學習很重要,另外也要學一些統計學等科目。在碩士的最後一年(師資培訓學院要讀六年),他們必須到一流公立學校實習,而且會有三名導師負責訓練。此外,他們還必須寫論文,在本書中舉例的那位主修芬蘭文的師資培訓學院學生,就寫了一篇兩百頁的論文,主題是青少年講芬蘭文對其寫作之影響。

5、在芬蘭,所有大學生的學費都是由政府支付。

6、芬蘭曾因為一次1990年代的經濟危機而大砍地方預算,交換的條件就是下放更多權力給地方。學校的領導者和老師可以自由撰寫課程計畫,在校內自行實驗出最有效的教學方式,並逐步構思中央主導時無法設計出的靈活制度。

7、芬蘭花在每個學童上的教育經費比南韓少,而且只有十分之一的學童參加課後輔導課程,在韓國,比例是十分之七。
(可惜且也頗諷剌的是,2008年金融海嘯導致經濟蕭條、教育預算減少,可能也是讓芬蘭後來排名下滑的原因之一,詳細內容可看這篇新聞)

8、芬蘭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比例之高,在全世界排名前幾名。芬蘭人認定所有孩子都能進步。事實上,到他們過十七歲生日時,大約有一半的芬蘭學生都曾在某段時期,接受某種特殊教育,通常是還在小學階段,讓他們不致落後下去。

從以上摘錄可以看的出來,其實芬蘭學生的課業壓力並沒有多輕(因為作者是美國人,芬蘭相對於美國有明顯較重的課業壓力,不過還是比南韓、台灣學生好多了),因為沒有好好唸書,是不可能去應付申論題的。而且他們的大學入學考試居然長達三週,實在是太恐佈了。只是他們放學的時間比台灣早,而且比較沒有在補習,這對台灣學生來說真是難以想像!如果相對少的學習時間就能取得這樣的學習成就,當然比台灣、南韓的教育方式還要理想得多。

不過芬蘭的教育就沒有缺點嗎?我上網稍微搜尋了一下,看到了這篇文章,作者是在芬蘭唸過碩士,因此有她的第一手觀察。有趣的是,這篇文的作者一樣讚揚芬蘭的國中小教育,可是到了大學或研究所教育,她卻有截然不同的評價,認為大學或研究所的老師太過偏向放牛吃草,而作者詢問不少其他在芬蘭唸碩士的國際學生和本地學生,大多數的答案也都是失望,和原本期待的不一樣。也就是說,芬蘭老師對教學的投入和方式,在過了國中小,特別是來到大學階段,就不一樣了!不過,這也是PISA的盲點,畢竟PISA主要測驗的是完成基礎教育的15歲學生,這剛好是一般國中畢業時的年齡。

另外,有一篇部落客討論芬蘭教育的書籍的心得文,提到芬蘭很重視平等,以及照顧弱勢者,但相對的,資優教育他們就比較不在意,這可能是芬蘭教育最主要的缺點。

好了,前面說了那麼多芬蘭教育的優點,那台灣有可能往那個方向改變嗎?嗯,我覺得很難。因為環境不同、社會氛圍不同,要改變實在很難。再說,台灣的PISA排名其實在全世界算優異的,甚至,看看近兩次的PISA排名,排名前十的國家,多數幾乎都是亞洲國家,都是靠高學習時數來撐起這樣的排名,那誰敢冒險試著大幅改變台灣的教育政策?太難了。

不過,台灣有越來越多的老師嘗試更靈活、更能教出學生思考能力的教學方式,而且教出來的學生在學測表現一樣很優異,像是張輝城老師的學思達王政忠老師的MAPS教學法,都為台灣的教育現場帶來更多希望。這種由下而上的改變,相信一樣能讓台灣教育環境變的更好。

最後,除了上述芬蘭教育的討論外,這本書還引用了不少研究,其中有些對家長要協助孩子的教育有幫助,摘錄出來分享:

1、全球來看,教師薪資高並不一定就有卓越的教學成果。全球待遇最好的教師是西班牙的老師,但西班牙青少年在數學、閱讀,以及科學的表現都不如美國學生。但在運作良好的教育體系內,高薪有助學校吸引和留住教育程度高的老師,讓整體師資的專業表現和聲望都可達一定的水準之上。在所有教育強國中,教師薪資和其他有大學學歷的專業人才的薪資差距,都沒有美國教師和其他大學畢業生的薪資差距那麼大。而其中大多數的國家,老師所帶的班級人數也比美國多,這讓學校較能負擔得起較高的薪資。

2、和刻板印象相反,教練型父母(如韓國那種)不一定會讓小孩子過得很淒慘。事實上,在美國以這種方式被帶大的亞裔學生,不只學業成績較佳,也往往比同校的白種人同學更真心喜愛閱讀和上學。

3、在孩子還小時每星期或每天讀故事的父母,培養的小孩到了十五歲在PISA的成績會高出二十五分,這代表幾乎一整年的學習差距。愈富裕的父母愈可能讀故事給孩子聽,這點幾乎放諸四海皆準,但即便是社經背景相同的群組裡,讀故事家庭的小孩和沒有讀故事家庭的孩子相比,還是在PISA領先十四分。相較之下,經常和小孩玩字母玩具的家庭則沒有這種優勢。

4、如果父母只是在家獨自享受閱讀之樂,他們的孩子也比較可能會喜愛閱讀。即使在不同的國家和不同家庭所得族群,都得出這個相同模式。孩子可以看出父母重視什麼事,那比他們說了什麼事更重要。

5、模糊空泛、不誠懇,或是過度的讚美往往會打消孩子繼續努力或嘗試新事物的念頭,對孩子的學習有不良影響,和父母的用意正好相反。要讓稱讚發揮作用,讚美的話必須具體、真誠,而且只能偶爾稱讚,才會顯得可貴。

6、只是問孩子當天在學校過得怎麼樣,並且表現出對他們在學的東西真的很感興趣,就能讓孩子在PISA表現較好,效果等同於幾小時的家教課程。

7、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曼德拉(Jelani Mandara)調查四千七百五十四名美國青少年和他們的父母,發現威信型父母的小孩學業成就較高,較少有沮喪憂鬱的症狀,也比較沒有攻擊性、反抗的問題,和其他反社會行為。其他研究也發現類似益處,威信型父母的教養方式是要培養適應力強的小孩,他們的這種教養方式看來很有成效。(威信型父母對孩子溫和親切,關心小孩,也和他們很親近,但是當孩子大一點,他們會給小孩探索的自由,犯錯、失敗的自由,讓他們可以自己做決定。但在整個養育孩子的過程,威信型的父母也有清楚明確的底線,有不容討價還價的規矩)。研究顯示華裔美國人的家長在孩子還小時比較會親身參與孩子的學習活動,像是訓練他們閱讀、寫字,和算數學,但等孩子大一點,他們給孩子的自主權就大多了。

8、一個以美國八年級生為對象進行的研究發現,最能預測學童學業表現的不是IQ成績,而是他們的自律能力。

9、愈早實施能力分班的國家,PISA表現就會愈差。這似乎是種貧民窟效應:一旦孩子被貼上後段班標籤,他們學習的速度也跟著放慢。
(不過我查到一個反例,那就是新加坡。新加坡從國小就開始能力分班,但它們的2015PISA排名大都在前三名)

10、自一九六○年代以來,就有研究顯示,如果研究人員事先告訴教師,某些學生在接下來幾個月會有很好的表現,教師對待那些學生的方式也會跟著改變。對待那些被研究人員選出的學生,他們更常點頭表示稱許、露出笑容,也給他們更多時間回答問題,和更具體的建議。事實上,那些特定的孩子是被隨機選出的。可以說研究人員虛構了一種標籤,但即使如此,那標籤還是穩穩貼牢。在學年結束時,老師仍然形容那些學生比較有趣、適應力較強,比較可能有成功的人生。至於那些在課堂表現良好,但一開始沒被研究人員選出的孩子呢?老師形容他們是比較不可能成功,和比較不討人喜歡的。人類的大腦依賴各種標籤和固定模式做出判斷,如果一個研究人員(或是一種反映特定文化的說法)可以提供令人信服的模式,教師往往會遵循既定模式。


如果你想更進一了解這本書,可以點選以下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