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日 星期六

《養男育女調不同》讀書心得


市面上談論教養的書很多,但是會談論性別差異,談論因應不同性別的小孩而給予不同教養方式的,真的很少,而這本書就是專門在討論這件事。

這本書的作者利奧納德.薩克斯(Leonard Sax, M.D., Ph.D.)是醫生也是心理學家,為美國單性公立教育協會的創辦人和執行長。《養男育女調不同》是他的第一本書,後續還出版了《浮萍男孩》、《棉花糖女孩》、《教養,你可以做得更好》。

關於男生女生,其實本來就有很大的差異,至少在小學下課的操場上或教室裡,男女生的活動方式、互動方式,就很不一樣了。像我們通常都會用「小屁孩」來形容小男生,但相對的,就比較少這樣子形容小女生。因為事實上,男孩通常就是比較愛冒險、衝動、愛開較有攻擊性的玩笑,而女孩則否。

在《那些年》這部電影裡,男女主角在激烈爭吵後,男主角有了這樣的體會:「成長,最殘酷的部分就是,女孩永遠比同年齡的男孩成熟;女孩的成熟,沒一個男孩招架得住。」

實際上,男女真的就是不一樣,不只是外在生理特徵的差別,包括聽力、空間能力、數學能力、語言能力、對同儕的態度、對老師的態度等等,很多地方都不一樣。

更深入一點說明的話,女生大腦中掌管語言和精細動作技術的部分比男生早熟六年,而男生大腦中掌管目標和空間記憶的部分比女生早熟四年。能力發展順序差異造成的影響,往往就是男生容易在幼稚園階段受挫,因為許多五歲的男孩還沒有發展出寫字所必須的精細動作技術,但如果你兒子上的幼稚園就有在教寫字的話,那就糟糕了。那女生呢?通常是在國、高中階段的數理科目,因為當該科目的老師是男老師時,男老師的教學方式就容易讓女生受挫,因為女生在數學、幾何方面和男生的理解方式不同,當男老師用「純」數學的方式去說明時,就很難引起女生的興趣。


這本書裡引用了大量的研究,說明未成年的男女生有多麼的不同。同時,也提供了非常具體的建議,讓父母們可以實際去執行。在第八章,作者就談論了從六個月大到18歲的各年齡層的男女生,有哪些實際的作法可供應用。


其中有一章談學校,裡面有一部份在討論男女合校和男女分校到底各有何優缺點,老實說,作者引用到的各項研究結果,還滿顛覆我過去的想法。直接說結論吧,作者提出的不少研究,都顯示男女分校比男女合校好,不論是從課業、自信心、人際關係等等,都是如此,如果你覺得有點難以置信,那這章你一定要讀讀看。

除了一般的教養問題,針對性、毒品這兩大議題,作者也有專章來討論。雖然台灣的學校環境應該是比美國好一些(書裡描述的美國青少年的情況,特別是對於性,真是讓我震驚!),不過如果你怕孩子走偏,那這兩個章節也是必讀。尤其關於性方面的知識,孩子遲早必須了解的,與其讓孩子自己胡亂摸索而有了錯誤的觀念,還不如自己好好的給予他們正確的態度與知識。

另外要特別一提的,作者有一章是討論「同性戀、跨性人、娘娘腔和野ㄚ頭」,我這篇讀書心得文發表的前幾天,剛好是司法院大法官作出釋字第748號解釋,認定現行民法對於同婚無效的規定無效。如果你對於同性戀、跨性人和一般人到底有什麼大腦上、行為方面的不同不太了解,這章也值得一讀。

而除了同性戀和跨性人外,這章對於比較女性化的男孩(娘娘腔)和比較男性化的女孩(野ㄚ頭)也有所著墨,他們在社會適應和學校課業方面,又有怎樣的特徵和可能的問題,我覺得這也是值得了解的議題。

這本書我是覺得科學證據頗強,只是性別差異本來就是容易有爭議性的科學領域。再者,這本書的出版日期是10年前,所引用的部份研究還沒有經過大量的重複驗證,因此是否現在有不同的結論,這也難說。

而且,人的個體差異很大,《終結平庸》這本書就提到有個觀察嬰兒從爬到會走的過程的研究,發現28個嬰兒,就有25種學爬路徑,而且最終他們都學會了走路。因此,有時候你的孩子可能會表現的跟書裡描述的不同,這不代表他就有什麼問題。

這就是談教養的書籍的困境,事實上,人的變異程度太大,因此不可能有百分百一體適用的教養經驗可以適用。但這不是指這類書籍無用,因為它還是能夠做為大方向的指引的,但細節上的差異與如何調整,就有賴父母本身的細心觀察與耐心了。從這個角度出發,這本書我認為還是相當的有價值,值得每個關心教養的人閱讀。


有興趣的可以點選以下連結再進一步了解: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1864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